古琴的琴弦分為鋼弦和絲弦。鋼弦的結構就是里面一條很細的鋼絲,在鋼絲上纏繞了兩層尼龍絲,張力很強,容易達到音高標準。而絲弦的結構相對簡單,它是用純蠶絲制成,相對有一定的不穩定性,品質差的絲弦不容易達到音高標準。
在我們彈古琴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琴弦太松,怎么調都調不上音高或者是琴弦斷掉需要重新上弦的問題,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關于上琴弦的一些心得體會如下:
1、首先,當你購買回新的琴弦時,需要自己編弦頭結(蠅頭),也有一些商家是給打好的,建議還是自己打結,因為商家多是使用機器打結可能會傷到琴弦或者蠅頭的位置不對和不美觀。關于固定蠅頭的方法,請參考古琴書籍或者視頻教程,文字描述不太清楚。
通常情況下,是從第五弦開始綁弦,將三根較細的琴弦按五、六、七的順序繞在靠近身體一側的雁足上;然后,按照一、二、三、四的順序,把四根比較粗的弦繞在另一側的雁足上。
2、準備上弦的時候需要上弦棒如果沒有耶可以使用一條小毛巾卷起來,找一塊毛巾或者泡沫墊之類的墊在地上防止上弦時琴頭直接觸碰地面劃壞。
將打好蠅頭的七根弦分別穿進絨扣里面,注意絨扣不要露出多余的絨扣絲線,然后將琴弦的另一端纏繞在上弦棒上,將鋼琴頭朝下放在泡沫墊上,左手握住古琴末端,右手拿著上弦棒向上拉琴弦并開始往雁足上繞弦,此時需要感受到琴弦的張力和手的力量。不要太用力拉,以免直接折斷琴弦,也不要太松。
3、雖然鋼弦具有強大的彈力,但鋼弦并非不可能斷。相反,絲線的一、二弦不會輕易斷裂。因為鋼弦芯是一根細鋼絲,當它斷裂和脫落時非常尖銳小心扎手,和針尖一樣的鋒利。
當你覺得弦的松緊程度合適時,用左手撥動弦來測試聲音。此時,不要放松右手,維持力量的持續輸出,然后打開調音器或者調音的App通過大概的音高來作為參考。用左手上下移動按壓琴弦,微調琴弦的松緊度,并將琴弦調整到適當的音高。
4、調音完成后,右手靠近雁足的表面,開始繞弦,第一圈緊貼琴面后面的圈數壓住第一圈。繞弦方向為順時針(5、6、7弦),而逆時針方向繞弦是(1、2、3、4弦),一邊三根一邊四根,因為1、2、3、4弦的音低自然力度就小一點,而5、6、7弦音高需要力度大,如此一來兩邊的力度就均勻了。
在繞琴弦之前可以在雁足上纏繞一圈棉線或者美紋紙以增加琴弦和雁足的摩擦力。琴弦繞的時候逐漸遠離琴面,當繞到雁足的一半時,開始逐漸向回折疊,到最后一圈,將弦尾穿過靠近古琴表面的弦,壓緊并固定。以此類推每一根弦都是相同的方法纏繞并固定。
5、琴弦上好之后保持音準的狀態,并垂直懸掛一晚。通常第二天就會發現它已經松動了一點,需要再次調準。基本上,如果是絲線需要在第一次綁琴弦后的一個月內重復上弦3-5次,這樣才能基本穩定。
在每次彈奏完之后,最后是松開所有的弦,尤其是六弦和七弦。因為受到溫濕度的變化,絲線變形很大,冬夏季節不要放在空調附近,不要放在窗戶、潮濕和特別干燥的地方等。
古琴絲弦長時間的彈奏后琴弦會磨損,尤其是右手彈奏的位置,可以涂抹少量中藥熬制的絲弦膠于琴弦上,或者是少量的雞蛋清也可以,會使琴弦光亮如新,可以試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