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作為一種大學生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在我們的大學校園中無處不在。為提高同學們的音樂文化修養、擴展音樂藝術視野、豐富大學生活,音樂學院賈劍蕾老師面向全校本科專業同學開設并任教《音樂鑒賞》與《古琴藝術》兩門通識選修課,將帶你步入音樂藝術的殿堂,歡迎同學們踴躍參與選課!
通識選修課《音樂鑒賞》課程介紹
《音樂鑒賞》是賈劍蕾老師面向全校本科專業同學開設的通識選修課程,課程編碼,共計16課時,1學分。
本課程前身為《音樂文化》,現更名為《音樂鑒賞》,已開設多個學期,深受廣大選課同學們的喜愛和好評。通過本課程,能夠系統地學習中外聲樂、器樂和舞蹈藝術形式,并且掌握相關的音樂理論知識;通過對經典音樂作品的欣賞,提高音樂藝術修養,擴展音樂藝術視野,全面培養同學們的音樂感受能力和音樂審美能力,是實施音樂審美教育,提高藝術鑒賞力的重要途徑。
賈劍蕾老師將課堂設置為四個環節:
1.第一個環節“音樂知識”:主要學習音樂基礎理論知識、聲樂、器樂、舞蹈等音樂文化知識,這一環節是課堂知識的傳播。
2. 第二個環節“音樂廳進課堂”:邀請音樂學院的專業學生,為同學們帶來聲樂、器樂、舞蹈的現場表演,更生動直觀的演繹不同形式的藝術作品,把音樂廳搬進了課堂,每一節課都是一場小型音樂會。
3. 第三個環節“音樂交流”:利用課下的時間,采用小組或一對一的形式與選修課的同學們進行更加深入的、有針對性的音樂文化交流。
4. 第四個環節“結課音樂會”:課程最后一次課將課堂搬進音樂學院音樂廳,舉辦“《音樂鑒賞》教學音樂會”,賈老師邀請音樂學院的同學、本課程選修的同學,以及來自全校具有才藝的同學呈現一場精彩的音樂會,讓同學們身臨其境地感受音樂廳的藝術環境氛圍,以及現場音樂會的舞臺藝術魅力,為同學們的大學學習生活留下美好的記憶。
通識選修課《古琴藝術》課程介紹
古琴是華夏民族由來已久的彈撥樂器,其名稱最初為琴,因為有七根弦,又名七弦琴,又因其歷史十分久遠,后稱之為古琴。漢代《新論·琴道篇》中曰:“八音中惟弦為最,而琴為之首”,由此可見,古琴是中華民族傳統樂器中的優秀代表,被視為華夏正聲、元音雅樂,蘊含了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禮記》載曰:“君子無故不徹琴瑟”,千百年來古琴一直被文人士大夫高度尊崇,其地位列文人四藝的“琴、棋、書、畫”之首。古琴具有清高淡雅的藝術氣質,古樸悠長的獨特韻味,高遠深邃的音樂意境,文人義士或撫弦而歌,或寫景敘事或直抒胸臆,無不展現出其無窮的音樂藝術魅力。
《古琴藝術》是賈劍蕾老師在開課多期通識選修課《音樂鑒賞》的經驗基礎上,本學期新增開設的通識選修課程,課程編碼,共計16課時,1學分。通過本課程,能夠系統地學習古琴的構造、音樂特點、演奏姿勢、演奏技巧、藝術形式、發展歷史及經典古琴名曲賞析等。通過對琴技、琴藝、琴學、琴道的學習,提高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修養,擴展音樂藝術視野,培養古典音樂感受能力和民族音樂審美能力,本課程是實施音樂審美教育,提高藝術鑒賞力的重要途徑。歡迎喜愛古琴和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同學選修本課程,賈劍蕾老師將與你一起感受中國古典音樂藝術之美!
琴聲流淌,雅樂悠揚。音樂學院通識課程,期待你的加入!